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名为《五十少公卿赠何子楚居士》。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社会地位、个人心境之间的关系。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五十少公卿,三十老举子”两句,引出对年龄与社会地位、成就之间关系的思考。接着,“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一句,强调了年龄与社会评价并非绝对相关,引出了下文对不同人生阶段的描述。
“我观宦达人,颜色自丰美。癯者忽易腴,变化一日耳。”诗人观察到,那些在官场中达到一定地位的人,往往显得精神饱满,而原本瘦弱的人也可能迅速变得丰腴。这反映了社会地位对个人形象的影响。
“人言老再少,信是有此理。”诗人引用他人的话,指出人们相信年龄可以逆转,这可能与个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有关。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我为老诸生,流落逾二纪。四十又过四,淟涊百僚底。”他自述作为老年的学生,经历了超过二十年的漂泊,四十多岁后,仍然在官场底层挣扎。
“说老已十年,何况真老矣。”诗人感慨自己已经老去十年,更不用说真正的老年。接着,他描述了自己的外貌变化:“壮气推幽忧,发白面目缁。”形容自己因忧虑而失去了壮志,头发变白,面容也显得憔悴。
“宁有再少时,一衰乃如此。”诗人反思是否还有重新年轻的时候,但如今已是一衰到底。这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何郎穷过我,齿发亦相似。”诗人提到另一位名叫何郎的朋友,虽然处境比我更艰难,但年龄和外貌都与我相似。这可能是对朋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感慨。
“闲居傲轩裳,臞腹满经史。”何郎在闲居时,不拘于官服礼节,饱读经史,内心充实。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时时吐光焰,丽句落窗几。”何郎时常能写出美妙的诗句,这些诗句如同光芒一般,落在窗台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谁家肯终惠,试此足千里。”诗人询问谁能最终给予何郎帮助,让他能够行万里路,实现自己的理想。
“空令坐穷独,阁户今扫轨。”诗人感叹自己只能独自坐着,门已关闭,道路似乎被扫除,暗示了自己与外界的隔绝。
最后,“宦达世共慕,闲旷我所喜。”表达了对官场成功者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喜爱。
“丈夫生世间,要自发奇伟。”诗人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在世间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气。
“富贵何足云,功名半张纸。”他认为,富贵和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重要的应该是内在的品质和成就。
“古来傲世士,良是穷乃止。”诗人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那些傲视世俗的人往往是在穷困中才得以保持独立。
“未有如子年,忼慨隐廛市。”诗人感慨,像何郎这样的年轻人,在市井中慷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诗人表示自己不愧于公卿之位,却对何郎这样的年轻居士感到愧疚,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敬佩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年龄、社会地位、个人心境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理想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年轻一代的赞赏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