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依平远半岩扃,杂树逢秋一半零。
入谷未深林未密,拈来诗思在溪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半依平远半岩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峦与平地相接的景象,既有开阔之感,又有峭壁耸立的险峻,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次句“杂树逢秋一半零”则通过秋天的落叶,暗示季节更迭,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与生命的轮回意味。第三句“入谷未深林未密”进一步深入描述了山谷内的环境,虽未深入幽谷,但树木尚未密集,留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仿佛能听到远处的鸟鸣和溪水潺潺。
最后一句“拈来诗思在溪亭”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所在。诗人站在溪边的亭子里,灵感涌现,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化为诗句。这里的“拈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捕捉灵感、即兴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雪馀冰泮日华清,试向寒山托漫行。
曳杖穿林逢客少,解裘登嶂觉身轻。
丁东石溜岩幽出,层叠岚光树上明。
取作分司随口句,惊人无复谢宣城。
已将僧裓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
极望湘南天更远,秋风零落桂连蜷。
梅萼香?静女旁,熏笼暖倚意寒凉。
怀中不合时宜在,爱咏齐纨冰雪光。
于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
圆堤松响交山阁,曲崦花光照礀扉。
青草已埋黄閤骨,绛霄还振素流衣。
衰羸幸与年年会,昏黑犹嫌早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