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

日日听铙鼓,坊衢送死频。

岂能悲此事,争愿作归人。

邑屋儿孙众,山坟草树新。

去来应迭代,渠独泪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频繁的丧葬活动,以及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对逝者的哀悼。诗人吕南公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死亡时的复杂情感。

首句“日日听铙鼓”,开篇即点明了丧葬活动的频繁,铙鼓之声在街巷间回荡,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接着,“坊衢送死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无论是繁华的市井还是普通的村落,死亡都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岂能悲此事,争愿作归人。”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一方面,死亡是自然规律,人们或许能够接受它的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人们又渴望能够成为“归人”,即逝者,与亲人团聚,享受永恒的安宁。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类对于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邑屋儿孙众,山坟草树新。”描述了逝者身后的生活场景。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子孙繁衍,生活继续,而他们的墓地则随着岁月的流逝,草木更新,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最后,“去来应迭代,渠独泪沾巾。”诗人感慨于生命的短暂与轮回,指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的交替是自然法则,而作为生者,面对亲人的离世,难免会感到悲伤,泪水是情感最直接的流露。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丧葬场景,探讨了生死、亲情、时间等主题,展现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死亡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渊老

渊老真高简,能逃世外禅。

青山如故友,白发任流年。

邛竹五六节,梵文三四编。

无人知此味,冷坐小窗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邻老(其一)

邻老今亡矣,谁犹辨短长。

隙驹沈迅影,石火掩孤光。

错寞悲新事,凄迷想旧狂。

朔风原上草,归梦见松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邻老(其二)

气槩平生事,耝耰滞故林。

得无尊道性,长有贵儒心。

躁暴村田酒,粗疏欸乃吟。

暮年乖此约,谁使永差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人游边二首(其一)

六月洮河上,惊飙雹似拳。

游人方仗策,元帅已开边。

京观酋豪肉,军储府藏钱。

参谋如有取,常武在周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