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夜月

仙姝何处去,古迹尚幽然。

灶冷倚丹室,蟾飞映石田。

山空林鸟静,树影野鹤穿。

有谁邀月者,凭虚一问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仙岩之上的宁静景象,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诗人以“仙岩夜月”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于古迹、灶台、丹室、石田之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仙姝何处去”,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仙界的佳人是否已离去,留下这幽静的古迹供人遐想。接着,“古迹尚幽然”一句,点明了此处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美。

“灶冷倚丹室,蟾飞映石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冷灶旁倚着丹室,月光下的蟾蜍在石田上跳跃,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与宇宙的和谐共存。

“山空林鸟静,树影野鹤穿”则将视线转向山林,空旷的山间,鸟儿归巢,只有树影中偶尔穿过的野鹤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生机。

最后,“有谁邀月者,凭虚一问天”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在这样的夜晚,或许有人会邀请月亮共饮,而诗人则借由这句诗,向天空发出了深沉的疑问,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9)

张一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贡生,任无为州同知,升留守经历,擢郧阳府通判,转云南通安州知州。清康熙《开建县志》卷八、道光《开建县志》人物志有传

  • 籍贯:开建(今广东封开县)

相关古诗词

石壁朝云

荒藤锁白壁,一片吐金枝。

地接苍梧近,云飞彩云曦。

高耸芙蓉出,低选锦绣垂。

太平今有象,休赋楚阳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植孝子

养志徽猷耀古今,千秋谁复继曾参。

归巢已听慈乌哺,跪食今看孝子心。

王宅冰鳞堪入馔,孟家冬笋又成林。

曾然菽水非三釜,若比庄公抵万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登观海亭

巑岏一古丘,翚革旧重楼。

佳气来朝爽,涛声入暮幽。

云端玉笏见,天外锦帆浮。

快睹鹍鹏翅,扶摇万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年老引归囊无长物因吟见志

路经山径一囊空,野鸟山花笑我穷。

我道归鞭还是富,担头明月与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