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这首诗以哀帝隆和初年的童谣形式呈现,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通过“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短暂繁荣之后即陷入混乱的担忧。接着,“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描绘了桓公(可能指桓温)进入石头城(南京),皇帝被迫赤脚逃跑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仓皇。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有力,通过民间歌谣的形式,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民对于统治者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愤怒。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蕴含着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不详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黄头小人欲作贼。阿公在城下指缚得。
黄头小人欲作乱。赖得金刀作蕃捍。
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
天公诛谪汝,教汝捻咙喉。
咙喉喝复喝,京口败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