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徐大镛的《月夜偕高寄泉访树君先生不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遗憾的月夜访友图。首句“满地月明夜”以明亮的月光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为后文的行动和情感铺垫。诗人与高达夫相伴,试图拜访树君先生,然而“幽人不可即”,暗示了友人难以寻觅,增添了神秘感。
“顾影生踟蹰”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找到朋友而产生的犹豫和徘徊,反映出对友情的渴望和不得其门而入的失落。接着,“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通过描绘霜天中的鹤鸣和寒梅点缀的荒芜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寂和访友未果的孤寂心情。
最后,诗人回家后“归来眠未稳”,表明心绪难平,连睡眠都受到影响,而“梦已到林逋”则以林逋这位隐逸诗人自比,暗示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树君先生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访友不遇的微妙心境,寓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