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祖孝高挽歌二首(其二)

仙驭归何处,苍苍问且难。

华夷喧道德,陵垄葬衣冠。

御水穿城咽,宫花泣露寒。

九疑消息断,空望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仙人的驾驭究竟去了哪里,这苍茫大地询问起来都令人困惑。
世界各处的人都在谈论道德,名士们的陵墓中安息着他们的衣冠。
御水穿过城池,发出低沉的响声,宫花在寒露中显得凄凉。
九嶷山的消息杳无音讯,只能空望着那云端的远方。

注释

仙驭:指仙人或神话中的超自然力量。
归何处:去向何方。
苍苍:形容天地苍茫。
问且难:询问起来都困难。
华夷:华夏与夷狄,泛指各地的人们。
道德:道德学问。
陵垄:陵墓。
衣冠:古代士大夫的服饰,代指死者。
御水:可能指皇家的河流或象征性的水。
穿城咽:穿过城市,声音低沉。
宫花:皇宫中的花朵。
泣露寒:在寒露中哭泣。
九疑:古代传说中的山,也称九嶷山,象征远方或神秘之地。
消息断:消息断绝。
空望:徒然地望着。
白云端:云的高处,象征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名为《烈祖孝高挽歌二首》之二。诗中通过对故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仙驭归何处,苍苍问且难。”这里,“仙驭”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驾,象征着皇权的消失。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往昔时代的追问和怀念,但这种追问又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充满困惑。

“华夷喧道德,陵垄葬衣冠。”“华夷”指的是中原与四夷之分,这里暗示了国家的边疆不再安稳,而“陵垄葬衣冠”则形象地描述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衣冠(官员)也随之埋葬于废墟之中。

“御水穿城咽,宫花泣露寒。”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清的故都图景。御水指的是流经皇宫或城中的河流,这里它穿过了破败的城墙,而“宫花泣露寒”则形象地表达了宫中花朵在夜晚的寒露中仿佛也在哭泣,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

“九疑消息断,空望白云端。”这两句诗通过“九疑”(即九江地区,一说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个地理概念,以及“消息断”表达了与过去美好时光的彻底隔绝。最后,“空望白云端”则是诗人在失落感中所表现出的无尽眺望,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苦痛,与那逝去的辉煌时代重新连接。

整首诗通过对故都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病中作

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

开箧群书蠹,听蝉满树秋。

诗魔还渐动,药债未能酬。

为忆前山色,扶持上小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离亭前思有寄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

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

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蜀志

鼎分天地日,先主力元微。

鱼水从相得,山河遂有归。

任贤无间忌,报国尽神机。

草昧争雄者,君臣似此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