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淮北战场

我君渡淮水,仓卒见贼垒。

一声金鼓鸣,马跃昏风起。

三千义兵坐倒戟,一日同赴黄河死。

嗟尔渔樵人,何曾识蒐狩。

但闻鹤唳胆已落,乃使执盾从敌后。

边头将军故缩,手要取金印大如斗。

淮阴寡妻啼向天,遗恨东行刘太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在淮北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英勇。诗中通过“我君渡淮水”开篇,暗示了君主率军渡过淮河,直面敌军的紧张局势。接着,“仓卒见贼垒”描绘了匆忙间见到敌军营垒的情景,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

“一声金鼓鸣,马跃昏风起”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战场上金鼓齐鸣、战马奔腾、尘土飞扬的壮观景象,渲染出战争的紧张氛围。随后,“三千义兵坐倒戟,一日同赴黄河死”描述了三千勇士手持倒戟,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情景,表现了士兵们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

“嗟尔渔樵人,何曾识蒐狩”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感叹普通百姓对于战争的无知和无畏,他们或许从未参与过狩猎(蒐狩,古代指围猎或军事演习),却在战争中成为了士兵,体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但闻鹤唳胆已落,乃使执盾从敌后”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恐惧与勇敢。鹤唳通常象征着不祥之兆,这里用来形容士兵内心的恐惧,而“执盾从敌后”则展现了士兵们在危险境地下仍然坚守职责,勇敢面对敌人的形象。

最后,“边头将军故缩,手要取金印大如斗”讽刺了某些将领在关键时刻的怯懦,他们更关心个人的荣华富贵(金印),而非国家和士兵的利益。这种对比强调了忠诚与自私之间的冲突。

“淮阴寡妻啼向天,遗恨东行刘太守”表达了对战死者家属的同情,以及对未能完成使命的将领的遗憾。淮阴指的是淮阴县,这里可能暗指某个具体地点;“寡妻”代表失去丈夫的妇女,她们的悲痛之情通过“啼向天”这一动作表达出来。同时,也暗示了对刘太守未能妥善处理战事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英勇、将领的抉择以及普通民众的无辜受难,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洞察。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游子

桐江水清石可数,游子思归作渔父。

空谷春深记薜萝,长途日暝忧豺虎。

入林何曾见赤雀,结舌讵可赋鹦鹉。

皇天反正谁则知,有客哀伤重延伫。

形式: 古风

去年行

去年狼山北风?,斗间坐见狼星殒。

南下旌旗若震电,东奔盗贼如齑粉。

皇天厌乱欲大诛,尔辈曷早为身图。

好趁天兵未临女,即销锋镝作农夫。

形式: 古风

兵马行

越南诸州复召募,滚滚尽赴桃源戍。

钲鼓声填沧海鼍,旌旗色闪扶桑树。

欃枪耀芒犯女斗,虎豺也更能咆吼。

部伍存亡不可知,捣衣愁杀闺中妇。

天寒野营雪嵯峨,指堕未易亲干戈。

几时奏凯标铜柱,愿得将军似伏波。

形式: 古风

百忧行

自我结束出门时,正值世路多艰危。

匪才被蒙主司录,壮图恐负平生期。

刑臣干纪作厉阶,此辈乘势为狐狸。

朝中衣冠死桎梏,意外括索空茅茨。

君门万里不可测,虎豹九关那得窥。

所以流殃遍海岱,使我积愤齐峨嵋。

一时安化起作孽,敢睨神器宁无词。

山东铁骑皆王臣,亦忍弄兵于潢池。

高祖社稷岂易改,孝宗惠爱无孑遗。

所赖天子开神聪,大加显诛不复疑。

继是诸贤出补葺,至今万姓犹疮痍。

朔方三边屡入境,桂林群獠长劳师。

意者蛮貊本梗化,虽在平世亦若斯。

荆巴乃是荒服内,五载恃险夫何为。

要之三将爱生事,民瘼肯与朝廷知。

遂令赤子化魑魅,乳臭小儿尽绯衣。

况闻村落吏捉人,比并只为供军需。

去年华林覆大众,今年桃源杀偏裨。

乃者狼兵岂得已,所过惨于熊与罴。

四方郡邑所召募,纪律不一皆逃归。

以此公私厌金革,庙议复欲为羁縻。

安得一下罪己诏,民得粒食莫为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