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哭北谷罗先生》,是一首哀悼故人的挽联之作。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情真,表达了作者对于已逝世的朋友或师长深切的怀念和敬仰。
开篇“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碣。”两句直接点出诗人面对亡友的哀伤之情,以及社会风气的日益衰败。这里的“世道”指的是当时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准,“铭碣”则是古代墓前常见的一种石碑,用以纪念逝者,诗人在此处流泪,可见其哀悼之情深切。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这两句表达了先生生前的高尚品格和不畏权贵的行为态度。先生因循自然,不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且看待仕途如浮云,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此处提及先生可能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世尊为廉洁之模范,其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四面八方的人都为其哀悼,视如家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这两句诗是对逝者的思念和寄托。作者不知道先生的精神去了哪里,但相信他一定是在某个自由自在的地方,就像梅花不受尘俗污染,一样地保持着高洁与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品格的赞颂和哀悼,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尊师之心以及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世道衰败和官场腐败,但诗人的关注点仍然是对逝者的怀念与缅怀。
不详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閒却秋洲野钓矶,谁知远出是危机。
一篙赣水虚舟急,千里诗魂半夜归。
前月仆来书尚健,一生志与命相违。
亲庭已老儿方幼,最为先生泪满衣。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
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
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
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著行。
一脉仅馀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
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长。
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