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青城板桥寺

村落萧萧烟雨收,鹑衣寒竖挽归牛。

平生脚力未到处,当路贵人安肯游。

蹶失马蹄无限恐,荒凉僧墅不胜愁。

北窗季弟还知否,一夜秋声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无限留恋和内心的忧郁。首句“村落萧萧烟雨收”通过烟雨笼罩下的村庄,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为全诗设定了深秋的背景。

接着,“鹑衣寒竖挽归牛”写出了农民在秋天收获后准备回家的景象。这里的“鹑衣”指的是稻草,通过描述牛背上的稻草因寒冷而立起来,以及拖着沉重的犁耙回家,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平生脚力未到处, 当路贵人安肯游”表达了诗人自己平生的步履未能达到心之所向,而那些有权势的人是否能够理解这般行走的艰难。这里体现出诗人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无奈。

“蹶失马蹄无限恐, 荒凉僧墅不胜愁”中,“蹶失”即跌倒,“马蹄”指的是马蹄声,这两句写出了旅途中的惊吓与孤独。荒凉的寺庙加重了诗人的忧郁之情。

最后,“北窗季弟还知否, 一夜秋声已白头”则是诗人在宿舍中对远方弟兄的情思所系,同时也表达了秋天来临时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这里的“一夜秋声”暗示了时间流转之快,而“白头”则象征着年华老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归乡、孤独、时光易逝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寂照院

道人筑室不草草,燕垒蜂房断有才。

细细转泉萦屋去,疏疏栽竹放山来。

琴无杀意客何惮,士怕移文车自回。

清夜不眠留迟月,噪天耘鼓急如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舍弟二首(其二)

冷浆庭巷四时秋,巧拙时情不解谋。

远客病容诗共瘦,故乡野水泪通流。

稍辜破镜刀头约,尽失苍蝇骥尾游。

他日江湖看生计,鸭头春浪一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舍弟二首(其一)

周三千界贫无敌,垂四十年痴有名。

不怕贵人讥巧宦,但教穷鬼笑难兄。

异乡置酒能招客,晓梦还家莫计程。

起写新诗归寄汝,尚馀山月过窗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郑明举香

手匀沉实伴兰荪,著壁青烟未有痕。

掩鼻新来憎甲俗,拂衣无处避膏昏。

不成乱臭须持枣,却恐偷生误返魂。

寄语山间郑夫子,年来悬麝厌当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