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无限留恋和内心的忧郁。首句“村落萧萧烟雨收”通过烟雨笼罩下的村庄,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为全诗设定了深秋的背景。
接着,“鹑衣寒竖挽归牛”写出了农民在秋天收获后准备回家的景象。这里的“鹑衣”指的是稻草,通过描述牛背上的稻草因寒冷而立起来,以及拖着沉重的犁耙回家,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平生脚力未到处, 当路贵人安肯游”表达了诗人自己平生的步履未能达到心之所向,而那些有权势的人是否能够理解这般行走的艰难。这里体现出诗人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无奈。
“蹶失马蹄无限恐, 荒凉僧墅不胜愁”中,“蹶失”即跌倒,“马蹄”指的是马蹄声,这两句写出了旅途中的惊吓与孤独。荒凉的寺庙加重了诗人的忧郁之情。
最后,“北窗季弟还知否, 一夜秋声已白头”则是诗人在宿舍中对远方弟兄的情思所系,同时也表达了秋天来临时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这里的“一夜秋声”暗示了时间流转之快,而“白头”则象征着年华老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归乡、孤独、时光易逝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