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兰亭长咏图》由元末明初诗人邾经所作,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诗中“兰亭已榛委”一句,以“兰亭”这一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如今荒芜废弃的景象,隐喻着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无奈。接着,“衣冠非昔年”进一步强调了人事沧桑,昔日的风华不再,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惋惜。
“吁嗟觞咏乐,犹托画图传”两句,则将笔触转向对历史记忆的寄托。通过“觞咏乐”的场景,即古人宴饮赋诗的欢乐画面,虽已成往昔,但通过绘画得以留存,成为后人追思与缅怀的媒介。这种通过艺术形式保存和传递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兰亭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与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