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诗人王十朋以白鹤禅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深处的幽静与禅意。
首句“閒上箫台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与心境,闲适自在地登上箫台之顶,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接着,“山深喜路通”一句,既表达了对山路通达的欣喜,也暗含着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满足。
“人家烟色里,古寺水声中”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山间人家与古寺的和谐共存,烟雾缭绕之中,古寺的钟声与流水的潺潺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金溅星犹在,丹成灶已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金星依旧闪烁,但炼丹的灶台已经荒废,寓意着世事变迁,繁华易逝,只有自然的美与禅宗的精神得以永恒。
最后,“神仙何处觅,千载想遗风”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长河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遗风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