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麦灯的制作与使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民间艺术的趣味。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麦灯从制作到点燃的过程,以及它在特定场合中的用途。
首句“隐隐金光一线起”,描绘了麦灯初现时的光芒,如同一线金光在夜色中缓缓升起,既神秘又充满希望。接着,“挑共华筵寂无语”则暗示了麦灯在宴会上的静谧之美,与热闹的环境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别将朴质试妍心,有人擘穗如擘纸”两句,通过对比朴素与妍丽,表现了麦灯制作工艺的巧妙与匠心独运。这里不仅赞美了麦灯的外观设计,也暗含了对制作者技艺的赞赏。
“茎叶旋枯莩膜在,普作光明不相碍”描述了麦灯内部结构的精巧,即使茎叶干枯,但薄膜依然保持完整,确保了光明的传递,没有阻碍。这不仅是对麦灯实用性的赞扬,也是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诗意表达。
“仰看月影卜年丰,中有老农拥褦襶”一句,将麦灯与农业丰收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农拥着蓑衣,仰望月影,预卜来年的丰收,这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
“春宵秘戏本无方,鱼龙蹴踏争低昂”描绘了春夜中人们进行的神秘游戏,鱼龙跃动,姿态各异,充满了活力与欢乐。这不仅展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人们在春日里寻求娱乐与放松的心态。
最后一句“烛下风来饼饵香,跽受明赐乐难忘”将场景进一步推向高潮。在烛光摇曳的夜晚,饼饵的香气扑鼻而来,人们跪地接受光明的赐予,这份快乐难以忘怀。这不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幸福与满足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麦灯在不同场合下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诗人凌义渠以细腻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使得这首《戏为麦灯歌》成为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