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察推咏密印竹轩

卫尉才豪虽卓绝,溺志奢淫愧明哲。

罗绮丛中醉复醒,趁拍佳人不成列。

黄门侍郎天机深,傲世忘荣事高洁。

侯印公主不解颜,好竹之心了无节。

纷华必竟致青螺,恬澹有谁赓白雪。

此君佳致识者稀,千古清风与明月。

高僧欲现菩提心,种竹满轩功未彻。

婵娟人共得观临,萧瑟师当知演说。

率然相造师勿嗔,胜游本为吾僧设。

对君不惜洛生吟,更待诗酣歌一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名为《次韵张察推咏密印竹轩》。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展现了对竹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首句“卫尉才豪虽卓绝,溺志奢淫愧明哲”以卫尉的才华横溢反衬出其沉溺于奢华淫逸的生活,表达了对明哲之人的敬佩。接着“罗绮丛中醉复醒,趁拍佳人不成列”描绘了一幅在华丽的宴会上醉酒狂欢的场景,暗示了这种放纵的生活最终难以持久。

随后,“黄门侍郎天机深,傲世忘荣事高洁”赞扬了黄门侍郎的深邃智慧和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紧接着“侯印公主不解颜,好竹之心了无节”则以侯印公主的形象反衬出竹子的坚韧不屈和高洁品质。

“纷华必竟致青螺,恬澹有谁赓白雪”两句,通过对比繁华与淡泊,表达了对竹子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宁静与纯洁的赞赏。“此君佳致识者稀,千古清风与明月”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及其象征意义,即高洁品格与千古流传的清风明月相映成趣。

“高僧欲现菩提心,种竹满轩功未彻”将话题转向佛教,表达了高僧希望通过种植竹子来实现内心的觉悟,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接下来“婵娟人共得观临,萧瑟师当知演说”则描绘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肃穆,以及它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最后,“率然相造师勿嗔,胜游本为吾僧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竹子及高僧相遇,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提升。而“对君不惜洛生吟,更待诗酣歌一阕”则是诗人愿意与竹子共享诗歌创作的乐趣,并期待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与性格,以及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95)

慕容彦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鲜于学录太一宫海棠

巍巍楼观神君宅,昼锁眠鱼断人迹。

嚣尘不到春自浓,海棠绕砌花如织。

日窥绛彩艳朝霞,露浥芳苞点灵液。

枝侵香雾拂桁梧,乘风欲斗蜿虹赩。

都城三月赏花天,争骋纤骊并赭白。

广文官冷苦无悰,偶到殊庭欣有得。

娇娆初值欲开时,回视群葩澹无色。

许昌风雅讥少陵,玉垒绕山夸蜀客。

岂知移根古寿宫,瑶草华枝伴蕃殖。

雨馀浓丽应更妍,负赏牵吟心未息。

形式: 古风

赴省试到阙偶成

去年隋堤一丈雪,雪路苦寒那可行。

行人畏寒兼畏滑,满蹊坚冰如鉴明。

行装人与马成二,身不自惜旁人惊。

崎岖千里到京阙,痛定回思双泪倾。

伊予少小亲翰墨,应敌岂解前无勍。

今者西来皆计吏,妄与群俊争文鸣。

无田归耕曷为养,得失未易秋毫轻。

作歌聊用写情素,拥鼻微吟同洛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兰溪叶宰以某阻水治山顶僧舍见邀作此诗以谢

月轮一夜离天毕,山川吐云翳朝日。

飞廉吼空驰霹雳,雨势霶?两溪溢。

横流不复相望轶,浪花飞起三千尺。

我时舣舟酣战慄,眼看民居半沉溺。

邑令之贤谁等匹,为治公居寄家室。

顾盼奔涛心暇逸,寓居恰倚青山脊。

吁嗟此惊身未历,折腰远来甘恐惕。

餐霞先生今铩翼,附郭相君无所食。

愁霖谢子虽非敌,少宦徐郎良未怿。

形式: 古风

和岑运使题赵吏部容膝斋诗

公不见金谷楼台插寥廓,珠玑映出琉璃薄。

满甑青螺甲第空,富贵回头惊旅泊。

又不见渊明三径似元卿,蓝缕茅檐仅容著。

心知侈汰非远谋,寄傲南窗安所托。

二子薰莸古至今,遗臭传芬皆自作。

中郎天机湛秋水,涵泳源流漱芳酌。

小斋容膝思易安,顾盼俗缘嗟自缚。

琴书对眼助清闲,杖履从人笑疏略。

红尘一点不到处,只许炉香度帷箔。

吁嗟淡静世所艰,此味要之属丘壑。

能以膏粱甘寂寥,道德高风信玄邈。

真长标置自非凡,区区乃念东山乐。

见嗤逸少固所宜,讵识此生如寄壳。

会须掩关友松菊,俗子扣门从剥啄。

挥残麈尾虽可佳,弄绝韦编良不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