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庭梅寄人

蚤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早开的花朵常常遭受寒冷侵袭,结出的果实常常带着苦涩。
为什么在春天的开始,会让美好的心情消散呢?
娇嫩的桃花一定会嘲笑,游冶的歌妓又怎会回头看一眼。
你若问我如何调制珍贵的丹药,才会明白真正的美味是多么难以寻得。

注释

蚤花:早开的花朵。
犯寒:遭受寒冷侵袭。
繁实:结出的果实。
苦酸:带着苦涩。
何事:为什么。
上春日:春天的开始。
芳意阑:美好的心情消散。
夭桃:娇嫩的桃花。
定相笑:一定会嘲笑。
游妓:游冶的歌妓。
肯回看:回头看一眼。
君问:你若问。
调金鼎:调制珍贵的丹药。
正味难:真正的美味难以寻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春日里庭院中梅花的独特情怀。开篇“蚤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默默绽放,其果实也常被冷风侵袭而显得苦涩,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坚韧的生长态势,也隐喻了诗人对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赞美。

接着“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表达了诗人在春光中静坐在庭院中,欣赏着梅花的雅致,感受着它带来的清新意境。这里的“芳意阑”既指梅花之美,也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下两句“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则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夭桃(一种早熟而易腐烂的果实)和游妓(指那些轻浮不真诚的情感)之间的差异,强调了梅花之美的独特与珍贵。诗人似乎在这里表达,对于那不久长、转瞬即逝的世间繁华,他更倾向于选择坚守内心纯净如梅花般的高洁情操。

末尾“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调金鼎”意指烹饪美食,而“方知正味难”则意味着只有当你真正品尝到梅花般的高洁情操时,你才会理解到其中的真谛和价值所在。这不仅是对梅花审美的提升,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庭院梅花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世间繁华与真挚情感的独到领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

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柹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视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曲歌辞.宜城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陌]韵

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