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题为《杨侍御使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侍御出使蜀地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江草萋萋江水长”,以“江草萋萋”渲染出江边草木繁茂的景象,而“江水长”则勾勒出江面的辽阔与绵延,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氛围。接着,“使轺闻欲度潇湘”一句,点明了杨侍御即将启程前往蜀地的动态,潇湘二字不仅指出了行进的方向,也暗含了对旅途遥远与未知的暗示。
“开帆夜坐星河色,载笔春吟杜若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出航时的景象。夜晚开帆,星空下的江面呈现出一片深邃的色彩,而“载笔春吟杜若香”则暗示了杨侍御在旅途中不仅记录着行程,还沉浸在春日的美好与杜若花香之中,展现出其文人雅士的情怀。
“綵绣过家非旧服,皂囊还阙有新章”两句,通过服饰与文书的变化,反映了杨侍御身份的转变与使命的重要性。綵绣过家,意味着他已不再是家中熟悉的模样,而皂囊还阙,虽未详述具体情境,但“有新章”三字表明他肩负着新的任务与责任。
最后,“西州五月无炎暑,应避青骢满路霜”两句,以西州五月的凉爽反衬出杨侍御出使蜀地的艰辛与不易。同时,青骢满路霜的描述,既是对旅途艰难的象征,也是对杨侍御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侍御出使蜀地过程中的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以及使命责任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文人与官员的双重身份,以及在复杂情境下保持的高洁品格和坚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