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百绝句(其四)

东越归来十二龄,干戈满地苦伶俜。

惟知小弱存孤弟,冒险登楼血不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悼亡百绝句(其四)》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描绘了一位归乡少年在战乱中的悲惨经历和对弟弟的深情关怀。

首句“东越归来十二龄”,点明了主人公年仅十二岁,从东方越地归来。这一句不仅交代了人物的身份背景,也暗示了他可能经历了长途跋涉或某种形式的迁徙,为后文的遭遇埋下伏笔。

次句“干戈满地苦伶俜”,描述了主人公归来的环境——战乱频仍,满目疮痍。这里的“干戈”象征战争,而“苦伶俜”则表达了主人公在战乱中孤独无助、痛苦挣扎的状态。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所处的社会背景。

第三句“惟知小弱存孤弟”,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最珍视的情感——对弟弟的关爱。在战乱之中,能够保有一份亲情的温暖,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尤为珍贵。这句话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对弟弟的保护与责任,也反映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亲情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

最后一句“冒险登楼血不腥”,以一种略带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为了保护弟弟,不惜冒险登上高楼,但最终并未发生血腥悲剧。这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主人公勇敢行为的肯定。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生存之道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战乱中的生存状态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勇气的精神。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亡百绝句(其五)

于归柔弱不胜冠,次弟堂前请晚安。

私语惟闻能孝敬,已知大义博亲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悼亡百绝句(其六)

女伴隆冬刀尺谋,灯前衣履制从头。

羞催郎罢三更读,缓下床边两帐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悼亡百绝句(其七)

扁舟同度越西关,遥指迁居镜水湾。

早识郎君生性冷,为邀母弟伴游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悼亡百绝句(其八)

姑如吾母最称慈,二十三年逮养迟。

负米小儿轻远别,亲承色笑赖卿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