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雅之士在竹林深处寻得宁静与乐趣的情景。诗人以“高人适幽趣”开篇,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羡此琅玕清”表达了对竹子清雅之美的赞叹。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竹林中的景象,“新梢和露滴,旧叶迎风鸣”,生动展现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美。
进一步,诗人想象在此处建屋居住,享受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结屋住深处,时见茶烟横”。在这样的环境中,焚香阅读古籍,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纷扰,“焚香手遗编,讵有尘虑萦”。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因仕途牵绊,不得不离开这片竹林,梦回江南,“一自绾章绶,梦入吴中行”。醒来后,心中仍留恋着那份幽静与清凉,“觉来尚幽意,满抱凉吹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