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岩道中和郭司谏

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花石岩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旅途经历的深刻感悟。

首联“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以动态的行走描绘出诗人的行旅状态,仿佛与飘忽不定的云彩相随,暗示着旅途的自由与变化。

颔联“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运用典故,乘槎指传说中乘木筏上天的神话故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虽历经长途跋涉,却未被时间所困,真正体验了山川之壮美。揽辔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驾驭马匹,穿越千山万岭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

颈联“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细腻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天气变化,宿雾逐渐散去,天空中既有晴朗也有细雨,晨曦初现时,云雾中透出一抹红光,色彩斑斓,富有诗意。

尾联“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态度,虽然旅途劳顿,但对停留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语言障碍逐渐消除,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与融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陶太守凤山邀饮龙泉寺手谈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羊城旅夜呈通政伦右溪襟丈

笑从邻老整衣巾,廿载琴书未博贫。

九陌风尘看渐近,三城声语习偏驯。

梦惊栩蝶凭孤枕,吟傍梅花忆故人。

莫向南楼听玉笛,宦情乡思不胜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观海操有感

雨暗铜驼泪满巾,千峰戎马万家贫。

婴儿坝上成何事,豺虎山中亦易驯。

呕哑楼船驱海若,飘飖旗帜骇游人。

不知水战谁周瑜,受赏还教报捷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其一)

霜前淡淡景初成,一抹风光菊满庭。

清劲直符松柏操,娉婷羞比女郎情。

摘簪破帽人同瘦,吟傍疏篱句易馨。

就里甘芳能济老,错从陶令得閒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