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戏赠王燮公

乌桕门前树,鸳鸯水上家。小姑居处带残霞。

待得郎归开尽、碧桃花。杨叶侵鱼浪,莼丝上桨牙。

一重帘隔是天涯。赢得满襟明月、好风斜。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南歌子·戏赠王燮公》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

首先,“乌桕门前树,鸳鸯水上家”两句,以乌桕树和鸳鸯为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乌桕树作为背景,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宁静;鸳鸯则寓意着爱情的纯洁与和谐,它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生活,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接着,“小姑居处带残霞”一句,将画面的氛围进一步深化。小姑居住的地方被夕阳的余晖所映照,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残霞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美,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时光的珍贵。

“待得郎归开尽、碧桃花”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憧憬。等待心爱的人归来,碧桃花在等待中绽放,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期待。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寄托了人物的情感,展现了爱情中的美好与期待。

后半部分,“杨叶侵鱼浪,莼丝上桨牙”描绘了水乡特有的景致。杨树叶随波逐流,与鱼儿嬉戏,莼菜的嫩芽在桨齿间轻轻滑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生活的宁静与生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一重帘隔是天涯”一句,通过帘幕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距离与相思之情。帘幕虽轻,却隔开了彼此,象征着即使身处同一片天地,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相聚,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赢得满襟明月、好风斜”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明月与好风,既是自然界的美好,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满襟的月色与微风,不仅渲染了宁静的夜晚,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南歌子·戏赠王燮公》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

红英乱飞。流莺乱啼。繫杨柳风低。那人家水西。

天孙锦机。王孙锦衣。摇鞭转入花溪。过长亭马嘶。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临江仙.句容道上梅花

门外马嘶霜满地,板桥人去匆匆。

酒醒江店驿楼空。春帆风向背,残角水西东。

行尽江南都是梦,薄云微雪和风。

冷香吹上一枝筇。缟衣人不见,天远数声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高阳台.金陵酒楼

纵酒赊春,催花助月,金陵如此江山。

是处清游,南朝有客凭阑。

当时只恨重帘远,剩空帘、燕子飞还。

几追攀,过大长干,又小长干。

风流那更追王谢,便谪仙人在,孙楚楼寒。

一醉陶然,明朝且卧渔湾。

尊前起舞东风急,怕飞满、店春残。

雨潺湲,猿鹤山林,诗赋江关。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蝶恋花.秦淮水榭

玉树歌兰江月曙。小倚红亭,亭在花深处。

依旧画船桃叶渡。一条春水鸳鸯路。

屏上楼台陈后主。花是春愁,柳是春愁绪。

欲问愁深深几许。年年流下秦淮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