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冬且论诗,岂待梅与雪。
雪固以水清,梅自惟花洁。
玄机未易窥,圣解不难说。
弃置便扫除,俗者虑上拙。
这首诗《梅雪》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残冬且论诗,岂待梅与雪”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雪固以水清,梅自惟花洁”,这两句描绘了雪花的纯净与梅花的高洁,不仅在视觉上呈现了冬日的静美,更寓意着诗人对纯洁与高雅品质的追求。雪花的“水清”象征着清澈透明,而梅花的“花洁”则代表了高洁脱俗,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冬日里独特的风景。
“玄机未易窥,圣解不难说”,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并非难以理解,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诗人认为,自然之美和其中蕴含的哲理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就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最后,“弃置便扫除,俗者虑上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批判和对自身精神追求的坚持。他倡导摒弃那些过于繁琐、庸俗的想法,追求更为纯粹、高雅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松雪照残腊,沟流起轻冰。
倦身固蹒跚,睡眼犹瞢腾。
尘埃与野马,何急来相仍。
东邻可以饮,一举宜数升。
我枕曲藉糟,女为彼玉雪。
惊心京索旧,流徙此越绝。
霏霏醉飞花,堂上烛勿灭。
积雪有何好,照我窗牖明。
窗明不能寐,披衣数寒更。
带雨岂灭踪,无风如有声。
荒荒山野人,渺渺江海情。
诗亦常语尔,细思有何情。
瞀瞀青眼收,种种白发生。
不如缄口住,时复信脚行。
折竹松边路,孤山篱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