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冬季严寒中修行者的境界。首句“十一月严风作威”,以严冬的风势象征世间苦难和考验,而“月中玉走日金飞”则运用比喻,形容修行者在月光下修炼,如玉质纯净,日月精华汇聚。接下来,“结就三三三处宝,得披六六六铢衣”描述了修行者通过积累功德,获得了内在的宝贵智慧和外在的超凡之衣,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
“乘凤携鸾跨雾归”展现了得道后的逍遥自在,如同仙人驾驭祥禽穿越云雾,回归天界。“上天降敕不相违”意味着得到了天庭的认可和庇护,修行者的道路畅通无阻。最后两句“功满三千缘业尽,行成八百落尘稀”揭示了修行的圆满,功德圆满后,尘世纷扰渐远,修行者的足迹在人间变得稀少而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修行者通过艰苦修炼最终得道的历程,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