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阳

十一月严风作威。月中玉走日金飞。

结就三三三处宝,得披六六六铢衣。

乘凤携鸾跨雾归。上天降敕不相违。

功满三千缘业尽,行成八百落尘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冬季严寒中修行者的境界。首句“十一月严风作威”,以严冬的风势象征世间苦难和考验,而“月中玉走日金飞”则运用比喻,形容修行者在月光下修炼,如玉质纯净,日月精华汇聚。接下来,“结就三三三处宝,得披六六六铢衣”描述了修行者通过积累功德,获得了内在的宝贵智慧和外在的超凡之衣,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

“乘凤携鸾跨雾归”展现了得道后的逍遥自在,如同仙人驾驭祥禽穿越云雾,回归天界。“上天降敕不相违”意味着得到了天庭的认可和庇护,修行者的道路畅通无阻。最后两句“功满三千缘业尽,行成八百落尘稀”揭示了修行的圆满,功德圆满后,尘世纷扰渐远,修行者的足迹在人间变得稀少而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修行者通过艰苦修炼最终得道的历程,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635)

王哲(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道阳

十月红霜又更清。黄婆得半入深溟。

乾尽水银唯我健,复生神气更谁听。

有纬须知先有经。织成纨绮便堪行。

离火便生红芍药,坎泉倾下雨霖零。

形式:

得道阳

九月苍天爽气高,重楼复降雨潇潇。

搅海赤龙真自在,迎风木马肯无寥。

每向廛中作系腰,六铢衣挂胜红绡。

醉后恣眠青苏塌,醒来频采玉芝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得道阳

五月炎蒸阳气嘉。正堪端坐问南华。

这个不能夸肝木,那人偏爱放心花。

烦恼俱无远叹嗟。日当卓午不教斜。

玉兔过来添白雪,金乌显处吐黄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得道阳

已得灵符万事休,百冤退尽任他愁。

好把琼浆添满腹,更将金髓灌盈头。

都为十因得此由,翁婆婴姹住绸缪。

教我携将三直柄,请公认取一弯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