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

客有功名志,时平未急才。

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

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

春明见天子,可以议云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有人怀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但时局太平并未急需他的才能。
泪水落在淮河之畔,目光却望向遥远的越山。
暂且穿上粗布衣服离去,期待着日后伴随桂花香归来。
春天来到京城,就能面见天子,那时可以商议进入云台殿任职。

注释

客:指代某位有抱负的人。
功名志:建功立业的愿望。
时平:社会安定时期。
急才:急需的才能。
淮水:古代河流,这里指代南方。
越山:泛指远方的山脉,可能象征理想或远方。
莱衣:粗布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桂子: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春明:春天的京城,即长安(唐代都城)。
天子:皇帝。
云台:古代宫殿,常用来比喻朝廷或仕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世昌的赞赏与鼓励,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的平静和个人才能未得施展的感慨。首句“客有功名志”表明彭世昌怀揣着追求功名的壮志,而“时平未急才”则暗示了当今社会相对安定,个人才能并未立即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

接下来,“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通过描绘泪水落在淮水边,目光远眺越山的场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彭世昌即将离开,但心向远方,期待未来有所作为。诗人希望他暂时放下哀愁,继续前行,“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莱衣指的是平民的服装,桂子象征高洁和才华,诗人鼓励他以平民身份出发,日后必能凭借才学归来。

最后两句“春明见天子,可以议云台”祝愿彭世昌在春天阳光明媚之时,能够拜见天子,有机会在朝廷的云台上(指朝廷高位)一展抱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期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寄寓深意,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微妙反映。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试学士院闻大驾过重华宫

君王凤辇过龙楼,清晓都门积雨收。

泪落三朝馀父老,春生簇仗万貔貅。

群公就日丹衷罄,索虏闻风逆胆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更陈千虑向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郑子仁生日用其去臈见寿韵(其二)

月日巧当真四六,风流合是妙词章。

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

陇麦秋时椿自好,林莺老去鹤偏长。

绿槐宫阙薰风里,看引诸儒对殿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郑子仁生日用其去臈见寿韵(其一)

宝璋华芾庆祥罴,又是当年应梦时。

煜煜金芝生五岳,煌煌珠树出三危。

赋成鹦鹉凌云笔,诗到?鱼在野思。

时论同归家最近,新秋腾上未为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郑子仁生朝

万紫千红变绿时,高门广路绣弧垂。

梅梢暗结和羹实,蚕簇初抽演綍丝。

首占夏时天已许,名喧春榜世方知。

家传鼎甲寻常事,不比寒儒漫浪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