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
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读史十首(其二)仪秦》描绘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游说家,他善于辩论,精通军事策略,每天穿梭于朝廷之间。然而,诗中提到他并不为自己长远的安全着想,而是致力于为诸侯们谋取和平的局面。这反映出诗人的历史观,赞赏这种以天下为己任,舍身求和的精神。诗中的“自家不学全身计”一句,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无私奉献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历史对这种高尚行为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人之事,寓言后世之理。
不详
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秦名。
不知酝出长平祻,尤说当时击缶声。
贝锦生谗自古然,但将心事付苍天。
何须葬入江鱼腹,湘水无情肯见怜。
谩劳苛法罔生民,遂使先王泽尽湮。
岂但法行还自弊,山东兵起更亡秦。
踣羽兴刘计有馀,也应黄石一编书。
淮阴相国俱人杰,明哲看来太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