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高峰下

濛鸿山气润,喷薄涧水急。

残花护新枝,春晚绿阴集。

杖策一俛仰,挈榼共行立。

路转南高峰,窣堵正嶪岌。

胜迹古今同,轩裳孰羁絷。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高峰下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濛鸿山气润”,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湿润清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喷薄涧水急”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山涧水流湍急、奔腾不息的场景,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生命力。

“残花护新枝,春晚绿阴集”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春天的末尾,残花虽已凋零,但新枝却生机勃勃,绿荫覆盖,展现出自然界中新生与衰败并存的循环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

“杖策一俛仰,挈榼共行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的情景,通过“俛仰”这一动作,既表现了行走的节奏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交流。而“挈榼共行立”则体现了友情的温馨与和谐,共同举杯,共享旅途的乐趣。

“路转南高峰,窣堵正嶪岌”描述了道路的曲折变化,最终到达了南高峰,峰顶的景象壮观而险峻。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也隐含着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最后,“胜迹古今同,轩裳孰羁絷”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赞叹以及对人生自由的向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美好的风景总是能触动人心,而真正的自由并非物质的束缚,而是心灵的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谭守约陈漕林宰同游南岩得问字

高情动岩壑,幽讨忘远近。

追随得秋日,挈榼多美酝。

悠悠远朝市,寂寂委时运。

雨集星散间,他年或相问。

形式: 古风 押[问]韵

霞山

避喧甘猛虎,杜语诚有味。

况此古城游,尽迥尽无畏。

扪萝鱼贯登,荦确入荒蔚。

俄而得峻极,天阙逼象纬。

春风犹未旬,芳事已髣髴。

凭虚了不寒,清淑满肠胃。

眼高物破碎,意广身良贵。

隘彼微尘歊,邑郭亦何谓。

同来三二友,斯道久泾渭。

偶然一尊携,物笑我频喟。

焉知酒行多,但觉饮之既。

烟峦屏障环,秀润仍蔽芾。

更对西日红,轮囷缠海气。

形式: 古风

中平峰下岩可坐百客绝顶尤奇

临水既凝伫,望崖试徘徊。

榜舟一以渡,露晞岚影开。

矫首与人居,直上无飞埃。

峭壁过鸟道,老树相萦回。

下访隐者庐,败堵留岩隈。

乱草蔽嵌空,停泉照崔嵬。

因知胜绝地,使我心悠哉。

誓当如庞老,举家为此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斋居湖寺晚对南屏疏钟茂林雾气蓊然

南山起寒雾,雨气蓊林木。

但觉白漫漫,不见山下屋。

须臾逼昏黑,疏钟度幽谷。

寺冷西湖秋,斋房媚幽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