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卧听秦淮呜咽声,起看江月暮潮平。
旧时忆在延真观,玉作芙蕖院院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秦淮河畔,倾听河水低语,仰望江面月色与潮水交汇的景象。他回忆起往昔在延真观的时光,那里的每一座院落都如同镶嵌着玉的芙蕖,明亮而纯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通过“呜咽声”、“暮潮平”、“玉作芙蕖”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波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忆昨宣和从武皇,春风省识御袍香。
自从翠盖巡沙漠,无复徵歌出洞房。
西来有客共征途,不恨维舟日日孤。
爱子清明似秋月,当涂见了又芜湖。
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
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
未可西归白帝城,半天亭下即胡尘。
他年若悟居山好,一束茆茨老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