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高高的树上传来蝉鸣声融入傍晚的云彩中,
这声音不仅让我忧愁,也让你感到烦恼。

注释

高树:高耸的大树。
蝉声:蝉鸣的声音。
晚云:傍晚的云彩。
不唯:不只是。
愁:忧虑,烦恼。
亦:也。
君:你。
何时:什么时候。
各得:各自能够。
身无事:没有烦心事。
每到:每当。
闻时:听到蝉鸣的时候。
似不闻:仿佛听不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高气爽、蝉鸣声中蕴含的愁绪情怀。开篇"高树蝉声入晚云",通过对蝉鸣声在高树间回荡,并随着晚霞升腾进入云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的意境,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蝉声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这里它更被赋予了一种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

"不唯愁我亦愁君",表达了诗人对听者也可能产生相似的忧伤情绪的关切。这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愁绪,更强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则表达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中不断干扰的无奈。诗人渴望着某一天能够远离一切烦恼,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自我。然而,每当蝉鸣声响起时,却又仿佛听而不闻,表明了内心深处对现实的抗拒和逃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蝉鸣声这一自然景象,探讨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以及个人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渴望。其语言简洁,意境丰富,是一首蕴含深刻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大言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

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山中桂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不了语

浮名世利知多少,朝市喧喧尘扰扰。

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四气

春禽犹竞啭,夏木忽交阴。

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