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云际涛声

溪声在松下,涛声在松上。

高人如太冲,轩轩逸兴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云际涛声》。诗中描绘了山水间溪流与涛声交织的自然景象,以及一位高人超脱世俗的逸兴。

“溪声在松下,涛声在松上。” 开篇以溪流与涛声为引,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出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溪水潺潺,仿佛从松树根部流淌而出,而远处的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则似乎在松枝梢头回荡,形成一种空间上的错落感和时间上的流动感。

“高人如太冲,轩轩逸兴放。” 最后两句则点明主题,将“高人”与“太冲”相联系,太冲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字,以其文采飞扬、性情高雅著称。此处以“高人”比作太冲,意在赞扬这位隐居山林的高士,他的精神风貌如同太冲一般,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充满了超然物外的逸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一)夏山初雨

是处画云山,皆云大小米。

试问海岳前,有景谁传是。

形式: 五言绝句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二)扁舟载菊

悬厓如赤壁,短棹泛秋湖。

著个瓶篸菊,防人道拟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三)林径携筇

林径喜秋晴,携筇步屧行。

江淹如拟古,兴在谢宣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十四)秋树含晖

丹枫四五枝,白石三两片。

秋日朗朝晖,晶荧含峭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