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辨士朝入境,莫享禄万钟。
胡为两遗老,垦此荒田中。
行行问津者,日晚悲途穷。
邯郸杀鸣犊,颈血流殷红。
临河返车辔,太息尼山翁。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隐士五首(其二)沮溺》描绘了一位明智的隐士入境后,拒绝享受高官厚禄,选择在荒野中耕耘的生活。他对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示疑问,感叹日暮途穷,暗指世事无常。诗中提到邯郸之事,暗示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公,如同鸣犊被杀,鲜血染红了道路。最后,隐士面对黄河,决定改变方向,如同太息的尼山翁(可能指的是孔子),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世俗功名的批判。
不详
丈人皓须眉,以杖荷其筱。
不暇与客言,耘此田间草。
日暮游客来,鸡黍聊结好。
膝前两儿郎,终岁足温饱。
栖栖陈蔡间,弦歌向谁道。
石门何巍巍,下有司晨者。
击柝夜不堪,随分老田野。
中原多战伐,仁义若土苴。
栖迟复何为,所幸知者寡。
何意鲁乘田,终年走车马。
于于田舍翁,行行荷其蒉。
过馆闻磬声,知是客游卫。
嗟此行路难,莫道隐居易。
徬徨野水侧,浅揭深则厉。
多少乘桴心,终成半途废。
墙东马缨蕊,朝开夜还合。
墙西木槿花,朝放夜已落。
化机有常运,物性固难凿。
胡乃万物灵,冥行苦不觉。
得失觉何有,终身浪悲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