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十九)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鱼跃鸢风。

此理昭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名为《减字木兰花(其十九)》,出自北宋词人沈瀛之手。沈瀛的词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其在诗歌创作上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赋予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定而后止”,表达了一种停下脚步、稳健前行的心态,似乎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在行动之前要有所坚持和决断。紧接着的“善到止时心地喜”则透露出一种满足与喜悦,当事情发展到一个适宜的终点时,内心会产生一份难以言说的愉快。

第三句“鱼跃鸢风”,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一幕。鱼跳浪花,象征着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生活中的活力与动态变化。此处借物表意,寓意深远。

“此理昭然上下通”一句,则是在阐述一种普遍的法则或道理,这种规律不仅在高处可见,在低处同样适用,无所不在。这种对宇宙秩序的认知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好如好酒”用美酒比喻那些美好的时光或事物,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发芬芳,这里也许在暗示生活中的某些经历与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流转变得更加珍贵。

第六句“欲似人常心欲寿”表达了对于生命长久和永恒的向往,人们总是希望美好的时光能够持续下去,不愿意看到其终结。这不仅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死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最后,“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则是在提出一个问题,到了这个地步,又该如何呢?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该如何应对;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治理国家、管理家庭的智慧与方法提出了疑问。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感悟,是一篇融情感与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二十九)荷花没浸水中

凌波不止。少小拍浮荷女喜。出没由风。

安得灵犀与暗通。龙池醉酒。应是太真羞见寿。

不晓谁何。却是浑身一半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

动而思止。止即患生徒自喜。试举幡风。

未举之前说已通。携瓶沽酒。却著衫来为我寿。

者也之何。赚却阎浮世上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十四)

擎拳仰止。不是凡人名尹喜。道骨仙风。

与帝神游结信通。献花跪酒。清彻云璈歌益寿。

所愿维何。愿得升平乐事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十一)谢人和词

必恭敬止。老子甚为桑梓喜。骏马争风。

诗卷人人数百通。斗杓挹酒。齐祝乡人箕翼寿。

天若言何。更乞文星下照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