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饮阑钟虡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描绘了诗人夜晚从有美堂归来的情景。首句“饮阑钟虡欲移轩”,写饮酒已毕,夜色渐深,钟声悠扬,似乎在催促诗人离开。"香雾犹残金博山",暗示着宴席上残留的香气,烘托出宴会的热闹与余韵。

接下来两句,“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通过明月和松岭的意象,展现出夜色中的宁静与空旷,以及游人散去后的孤寂。"城严画鼓初传角",进一步描绘城市夜深后的寂静,只有鼓角声隐约传来,显示出秩序与安宁。

“路暗山花自落鬟”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山路昏暗,山花如女子卸下发髻般自然凋落,增添了画面的静谧和季节的变迁感。最后,“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表达了诗人对这清幽境界的留恋,以及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归来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有美堂夜归的场景,既有宴饮的繁华,又有夜行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昂。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子瞻寿州城东龙潭

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

车骑纷纭追过客,歌钟凄咽动潜虬。

宦游底处非巢燕,归计何嫌诮沐猴。

赖有故人怜远适,慇勤屡劝酒行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

天街雪霁初通驷,禁籞冰开渐跃鱼。

十尾烦君穿细柳,一杯劝我芼青蔬。

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

江海归来叨禁近,空令同巷往来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二)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