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方史君登行状

九江黥王所理州,衰年仗箠作诸侯。

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

天吴舞罢尘土飞,廿载腥云寄空殡。

当年电隙岂所问,生死身名惟转瞬。

睦人共说方饶州,番人作庙祠唐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阅方史君登行状》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对九江黥王所治理的州县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方史君的追忆,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首句“九江黥王所理州”,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历史背景,九江曾为黥王治理之地,暗示了复杂的历史变迁与地方文化积淀。接着“衰年仗箠作诸侯”一句,以“衰年”和“仗箠”描绘出方史君晚年执掌一方的坚韧与无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两句,通过对比唐朝的辉煌与现状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其中“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等词,既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隐忧。

“天吴舞罢尘土飞,廿载腥云寄空殡”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沉寂与哀伤。天吴,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此处象征历史的流逝与变迁;“廿载腥云”形容战争或动荡带来的腥风血雨,“寄空殡”则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与怀念。

“当年电隙岂所问,生死身名惟转瞬”两句,揭示了生命与历史的短暂与无常,无论是生前的荣华还是死后的名声,都如同电光石火般转瞬即逝,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睦人共说方饶州,番人作庙祠唐震”两句,以当地民众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祭祀,展现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方饶州与唐震,虽非诗中直接提及的人物,但通过民众的口述与祭祀活动,间接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影响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不仅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性、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食荠歌送别方安道

山中荠发烧馀地,与君为客同食荠。

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

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形式: 古风

夜宿南明县斋

朝阴扣舷清剡曲,暝投天姥峰前宿。

桂虫食叶露湿身,影落莓苔云矗矗。

天风吹枝断末殊,梦寻杳霭来绛车。

下车者谁藏姓氏,夜向琼台读诸子。

觉来隐隐声在耳,月白西南望为水。

形式: 古风

书画梅花水仙卷

风吹袜露明微照,芳云弱植仙姝庙。

髻鬟零乱在枕函,月里罗浮梦中到。

鲛绡拂尘蝉翼隔,窗雾凝寒唯影入。

晓来坐对残空标,翠翎不见额黄湿。

形式: 古风

冬青树引别王潜

冬青树,山南陲,九日灵禽居上枝。

知君种年星在尾,根到九泉杂龙髓。

恒星昼霣夜不见,七度山南与鬼战。

愿君此心无所移,此树终有开花时。

山南金粟见离离,白衣人拜树下起,灵禽啄粟枝上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