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一)

老来事事皆抛尽,惟独忧民尚有心。

深喜天公回气象,便同田父作讴吟。

缘何更得闾阎暖,恨不偏于垄麦深。

禅伯静中知我意,琅琅佳句玉其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年老后所有琐事都抛诸脑后,唯独忧虑百姓的心情依然在心。
我非常高兴上天恢复了良好的气候,就像农夫歌唱那样欢欣。
为何能感受到民间的温暖,只遗憾不能亲自深入田间照顾麦苗。
禅师在宁静中理解我的心思,他的声音如同美玉般朗朗吟诵佳句。

注释

抛尽:全部放弃,不再挂念。
忧民:关心民众疾苦。
田父:农夫。
讴吟:歌唱赞美。
闾阎:民间,街巷。
恨不:遗憾不能。
禅伯:修行的僧人。
琅琅:清脆悦耳。
玉其音:形容声音如玉般清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诗人以老年的自我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他将自己的个人事务抛诸脑后,只剩下对百姓的关怀,看到天气转好,农民们可以安心耕作,他感到欣喜,并希望能像农夫一样歌唱出对丰收的期待。诗人感叹为何能感受到民间的温暖,却遗憾不能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与百姓共患难。最后,他想象禅师在静心中理解他的心意,用琅琅诗句传达这份深情,语言优美,富有感情。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二)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杨直讲除夜偶书

杨公白首困青騧,坐对流阴颇自嗟。

半夜星文穷斗次,平明春色遍人家。

漫将愁思惊天运,好看新诗待物华。

何日一樽相就醉,为君先探此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

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

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

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

朔风收尽冻云漫,细洒狂飘入夜寒。

润浃土膏谣万俗,喜闻玉色舞千官。

川原谁作呼鹰出,楼观朝宜跋马看。

亚尹勤民流咏叹,一章高唱掩幽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