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上丁斋宿》。诗中描绘了祭祀时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对古代礼仪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青衿陪祀忆初年,老矣斋居重慨然”,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参与祭祀的情景,如今已至晚年,再次斋居祭祀,内心充满感慨。这里的“青衿”借指年轻时的自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颔联“俎豆不知鹅鹳事,牲牢空荐犬羊膻”,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祭祀的仪式与现今的简陋,表达了对传统礼仪逐渐淡化的忧虑。古代祭祀时使用珍贵的鹅、鹤等作为祭品,而今只能以普通的狗肉代替,暗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差异。
颈联“北来被发车连野,东去乘槎浪接天”,这两句描绘了祭祀队伍浩大的场景,北来的车辆连绵不绝,东去的船只在波涛中穿梭,展现出祭祀活动的规模宏大和庄重。
尾联“汲汲两宫常旰食,受膰归去泪如川”,诗人描述了皇帝为了祭祀而经常晚膳,表现了对祭祀的重视。祭祀结束后,皇帝返回宫中,泪水如江河般流淌,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沉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