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第三体.苦雨

风欺雨妒恨无情。摧折满园春。花几度,最销魂。

愁人梦里听。好月似高吟。恁难寻。

欲借花痕寄远心。不胜簪。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鉴赏

这首《诉衷情第三体·苦雨》由清代诗人严曾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摧残春景的凄凉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愁绪。

开篇“风欺雨妒恨无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无情的风雨人格化,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恶劣天气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暗含了对风雨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接着,“摧折满园春”一句,直接点明了风雨对春天生机的破坏,满园春色被摧折殆尽,营造出一片萧瑟凄凉的氛围。

“花几度,最销魂。愁人梦里听。”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花开花落,几度轮回,每一次的凋零都让人心生哀愁。在梦中聆听花落的声音,更是将愁绪推向极致,让人难以自拔。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好月似高吟。恁难寻。”月亮在诗人眼中仿佛在高声吟唱,但这种美好的景象却难以寻觅,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的艰难。这里的“好月”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而“难寻”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最后,“欲借花痕寄远心。不胜簪。”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花的痕迹来寄托远方的心愿,但这份心愿却难以实现,只能以簪子为载体,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怀念,也是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整体而言,《诉衷情第三体·苦雨》通过描绘风雨摧残春景的场景,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愁绪与无奈,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

严曾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第二体.和夏

碧纱窗外绿荫浓。倦思忽朦胧。听黄鹂,骂东风。

似与我愁同。伴药裹,三春去,恨如丛。

几回顾望,举首殷勤,上祷天公。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浣溪沙.清明

轻风弄柳清明节。凭栏蓦地愁如织。

无端留得经年疾。

自是君心解怜惜,愁怀万种还休歇。

孩提解语殷勤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临江仙第二体.朝雨

霂霢窗西雨似丝。潇疏风透帏时。

妆台临镜起梳迟。回身自叹,瘦影觉难支。

未必工诗偏耐病,终朝闲数花丝。

生憎落纸即愁思。花笺高阁,万事不如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小重山.暮春

开尽蔷薇春已休。几颗青杏子,缀枝头。

闲庭柳影漾苔柔。莺语老,紫燕掠帘钩。

独立向高楼。迷离烟雨外,簇云浮。

炉灰强拨坐忘忧。还对画,山水自悠悠。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