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山

李势非嵎虎,公孙是井蛙。

圣朝无外户,夷壤尽为家。

叠嶂宁须铲,停鼖久废挝。

原鳞生骆谷,钓驷入彭衙。

关失千年壮,方来万里遐。

商渊宁澒洞,使节偏谽谺。

岑蔚谁惊鸟,丰茭自乐䴥。

烽屯开雨雪,樵爨老烟霞。

帝德朝宗地,仙游上汉槎。

赏奇酬酒兴,摛藻谢诗葩。

阶走枫林叶,窗催桕烛花。

山亭无刻漏,隐几待鸣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李势并非猛虎般威猛,公孙却像井底之蛙见识短浅。
在圣明的朝代,国门如同无锁,边远之地也视如自家。
连绵的山峦无需铲平,长久以来鼓声停止不再敲打。
鱼鳞般的原野在骆谷中生长,骏马群在彭衙河畔饮水。
千年雄关失去往日壮观,万里之外的人才纷至沓来。
商渊深邃如深渊,使者出使的道路崎岖不平。
山中的寂静被岑蔚的树林打破,丰茂的茭草自得其乐。
烽火台上的烟尘如雨雪弥漫,樵夫在炊烟中度过晚年。
皇帝的恩德如同朝拜圣地,仙人游历如同乘船逆流而上。
欣赏奇景激发饮酒的兴致,挥洒文采回应诗人的才华。
枫叶在台阶上翻飞,窗户旁的桕烛花儿绽放。
山亭没有计时器,我倚着几案静待乌鸦的鸣叫。

注释

嵎虎:比喻威猛的人或势力。
井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圣朝: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夷壤:边远地区。
叠嶂:重叠的山峰。
鼖:古代的大鼓。
骆谷:地名,古代通道。
钓驷:形容骏马众多。
商渊:深水潭。
澒洞:形容深邃。
烽屯:烽火台聚集。
樵爨:砍柴做饭。
鸣鸦:乌鸦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剑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慕容佰才心中的感慨。首联以历史典故起笔,暗示李势和公孙并非真正的英雄,以此衬托圣明王朝的气魄。接着,诗人赞美了国家疆域广大,百姓安居乐业,连险峻的叠嶂也无需铲平,鼓声久已停止,象征着和平宁静。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大剑山的自然风光,如骆谷的原鳞生息,彭衙的钓驷悠然,以及关隘的雄壮与深远。接下来,他将山川比喻为深邃的商渊,使节的道路显得特别开阔。山中的生态环境生机盎然,烽火台在雨雪中静默,樵夫的炊烟缭绕在山间,如同仙境。

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德政的敬仰,以及对仙人般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在山亭中欣赏奇景,借酒助兴,赋诗赞颂,时间仿佛在枫叶和桕烛花中悄然流逝。没有了世俗的钟漏计时,他静待着夜晚鸣鸦的到来,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抒怀,展现了作者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2)

慕容佰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剑阁

剑岭排峰鸟过迟,蜀贪秦诈事堪悲。

若为社稷思长计,肯把干将自倒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浣溪沙

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

长亭舣住木兰舟。

好梦易随流水去,芳心空逐晓云愁。

行人莫上望京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多情樵牧频簪髻,无主蜂莺任宿房。

形式: 押[阳]韵

万年欢.寿熊尚友

春管方中,正良辰馀五,韶光明媚。

晓见非烟佳气,满堂融溢。学语儿童喜色。

庆间世、悬弧此日。

休言未、结组弹冠,不劳戏傲泉石。生平服膺道德。

看名高谷口,年齐箕翼。况有宁馨,已报月宫消息。

只这谁人似得。且莫惜、高张华席。

应须拚、明日扶头,尽教金盏频侧。

形式: 词牌: 万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