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自述用庸之韵》由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休剧谈天惊稷下,漫希图阁动西京”,以“稷下”和“西京”为背景,暗喻学术与政治的中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谈论天象、追求功名的世俗行为的反感,倡导一种更为内省和务实的生活态度。
颔联“鱼龙骇浪有何贵,霄汉浮云空尔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诗人将世间的繁华与虚名比作“鱼龙骇浪”和“霄汉浮云”,指出这些外在的荣耀与成就并无实质的价值,真正的贵重在于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颈联“锦里先生收芋足,于陵仲子灌园成”,引用典故,赞美那些能够满足于简单生活、专注于自我修养的人。锦里先生和于陵仲子都是古代隐士的代表,他们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这与诗人所推崇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尾联“故山春好不归去,枉却松苓日日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即使故山的春天如此美好,但诗人并未选择归隐,这或许意味着他仍在世间寻求某种平衡或未完全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感。然而,诗中也暗示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生活态度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