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其一)乙未山塘寒食

春半馀寒未减衣。

绿莎汀溆燕来稀,梦期何事镇相违。

一簇帘花残月地,数行门柳宿烟枝,画船灯火夜归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文焯的《浣溪纱·其一》乙未山塘寒食,描绘了春天将尽但仍有余寒的景象。诗人穿着厚衣,观察到燕子在绿莎汀溆间飞得稀疏,暗示着春天的渐渐消逝。他感叹梦境与现实的不合,为何总是难以实现所期待的事情。

上片“春半馀寒未减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令特点,"绿莎汀溆燕来稀"则通过燕子的活动映衬出环境的冷清。下片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画面:“一簇帘花残月地”,月光洒在凋零的帘花上,显得凄美;“数行门柳宿烟枝”,门边的柳树在夜色中依恋着炊烟,增添了寂寥之感。最后,“画船灯火夜归迟”以画船灯火的描绘,暗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归家的迟缓,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清末词人对生活琐事与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其二)乙未山塘寒食

斗草阑干晚棹移,好风香出画罗衣,隔花临水见腰肢。

病枕久虚胡蝶梦,歌楼犹唱鹧鸪词,疏狂多误少年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鹧鸪天.中秋后二日越来溪夜汎

露脚斜波月上迟。镜中曾见越来时。

湖光一片伤心碧,却与吴儿作水嬉。

飞画鹢,引金蠡。罗旂香干烛龙随。

歌尘只是黄昏散,愁满风萝野粉吹。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岩桂秋香晚尚花。顺阳旧墅问残霞。

五湖自送鸱夷去,风月依然属范家。

浮白劝,比红誇。有人低唱倚蒹葭。

曲中解得销魂句,不羡溪头越女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踏莎行(其一)送子苾入陕

连棹湖山,对床风雨。吟坛十载更相主。

已怜憔悴尽中年,那堪离乱成孤旅。

鸥外吴云,马头秦树。大江东去人西去。

严关百二旧经行,不愁梦失寻君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