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庙

当年汉室已兴隆,自是侯居太半功。

火德正炎神预否,他时为造楚王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淮阴庙》由宋代诗人曹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韩信的追思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功业与时代变迁的独特见解。

首句“当年汉室已兴隆”,开篇即点明了历史背景,汉室的繁荣昌盛,暗示了韩信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接着,“自是侯居太半功”一句,赞扬了韩信作为侯爵,在汉室兴隆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强调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火德正炎神预否”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韩信比作“神”,预示着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如同火焰般炽热,不仅推动了汉室的兴盛,也预示了未来的某种变化或转折。这里的“火德”和“神预否”都蕴含着深意,既是对韩信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深远影响的预示。

最后一句“他时为造楚王宫”,以未来视角展望,似乎预示着韩信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汉室,他的智慧与力量还将被后世所利用,为构建新的辉煌奠定基础。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韩信历史贡献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淮阴庙》通过赞美韩信的历史功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影响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题应之二扇(其二)

一带晴林散晓鸦,山边理棹钓云沙。

有人策蹇春风里,应向溪头问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黄节夫问疾以偈答之

四大和合成我身,四大损增成我病。

我病在枕谁为起,我艾在身谁为痛。

惟此疾痛切身时,毕竟二事谁复代。

公今累纸示格言,愿示免疾痛一句。

形式: 古风

读时事新报感怀二首(其二)

四壁休嘲司马贫,西山爽气自清新。

三冬文史千秋业,百鍊冰霜七尺身。

对酒每思陶令菊,临风常避庾公尘。

铜驼等是埋荆棘,何事文章苦剧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句(其一)

出峡名标第一楼。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