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访菊》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前后探访菊花的情景。诗中以“花事近重阳”开篇,点明了时节背景,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接着,“高人日日忙”一句,既描绘了访花者的忙碌,也暗含了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招邀三径外,问讯竹篱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访花的过程,仿佛在说诗人不仅在寻常的路上寻找,更深入到竹篱环绕的隐秘之处,去探寻那些不为众人所知的美丽。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也暗示了菊花的隐逸之姿。
“是处吟秋色,谁家赋晚香?”这两句将诗人的感受推向了高潮,他不仅欣赏到了秋天的景色,更感受到了菊花散发的晚香,这香气仿佛赋予了秋天更深一层的意义。这里的“是处”和“谁家”,既是空间上的广泛,也是时间上的延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全面感知。
最后,“萧条休傲我,诗兴倍堪偿。”诗人以菊花的萧条自况,但并未因此而感到孤寂或失落,相反,他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这句话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访菊》一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