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天平山

十年五度到天平,灵寿初携赐杖行。

丹壑长留松桧色,白头偏系薜萝情。

盘纡树杪双林出,卓立云端万笏迎。

更向层云攀绝顶,吾将此地学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申时行所作的《又登天平山》。诗中描绘了诗人多次攀登天平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情感。

首句“十年五度到天平”,简练地表达了诗人对天平山的深情厚谊,十年间五次造访,可见其对这座山的喜爱与眷恋。接着,“灵寿初携赐杖行”一句,不仅点明了登山时携带的辅助工具——灵寿杖,也暗示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丹壑长留松桧色,白头偏系薜萝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平山的自然风光,丹红的山谷中生长着苍翠的松树和桧树,白色的头发与山间的薜荔、萝藤有着不解之缘,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盘纡树杪双林出,卓立云端万笏迎。”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层次感和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仿佛两片树林从树梢蜿蜒而出,直冲云霄,迎接诗人的到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最后,“更向层云攀绝顶,吾将此地学无生。”表达了诗人决心继续攀登至山顶,以求得心灵的升华与解脱,追求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9)

申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 字:汝默
  • 号:瑶泉
  •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535年-16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大参冯元成

才名蔚起缙云司,使辙曾劳万里驰。

指顾山川归品藻,巡行郡国仰风仪。

一官玩世终投隐,十载还家始及耆。

闭户祇今多著述,山中日月为君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村塔院归途遇雨宿舟中

山行云气满萝衣,忽向黄村失翠微。

自爱良朋五湖集,不妨夜雨一蓑归。

身随鸥鸟眠俱稳,歌发阳春和更稀。

剩有渔灯破清晓,苍烟白露共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登南高峰夜归湖上

杖藜扶醉蹑层空,吴越江山一望中。

南渡楼台馀宿草,西陵杉桂动秋风。

烟消野寺鸣孤鹤,日落沧洲度远鸿。

归向湖心吟夜月,一蓑潇洒即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璧亭年丈招饮舟中

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