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迁教泷水

特将一铎岭南行,水郭山邮路几程。

方为郡人教弟子,又从海国领诸生。

石中鸲鹆当泥迸,帐里桄榔入夏清。

莫以遐荒频作念,古来谁不重端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林先生的教师,他前往岭南的泷水地区迁徙教学的旅程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和对远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特将一铎岭南行,水郭山邮路几程”,开篇即点明了林先生独自一人带着教书的使命,踏上了前往岭南的艰难旅程。岭南之地,山水相依,交通不便,这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林先生坚定的决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颔联“方为郡人教弟子,又从海国领诸生”,描述了林先生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在郡中教授学生的情景。他不仅在本地传授知识,还可能从海外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颈联“石中鸲鹆当泥迸,帐里桄榔入夏清”,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林先生在岭南的生活环境。石中的鸲鹆(一种鸟)在泥土中跳跃,象征着生机勃勃;而帐内桄榔树在夏日带来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林先生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尾联“莫以遐荒频作念,古来谁不重端城”,表达了对林先生的敬意和鼓励。这句话意为不要因为身处偏远之地而感到忧虑,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为了理想和事业,不畏艰难,坚守岗位。这不仅是对林先生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者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先生迁徙教学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在艰苦环境下保持的乐观精神,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

为园读易几卢都,归藏连山尽野狐。

大过久无仍假我,绝韦犹在尽伊吾。

百茎蓍草龟相守,一角梅花鹤自呼。

曾与京焦相问难,至今记得石渠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马策之奉母住凤凰山下之水楼

凤凰山下绕清流,策也迎亲住此洲。

正好敲冰求尺鲤,倍宜垂雪饭高楼。

月中醉客摇船夜,露下听虫助竹秋。

何日细鳞随网得,招予沽酒柳桥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狐裘

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

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

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

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齑果小饮

二王二王来何难,榼榼清酤顿欲乾。

何处王门无短衱,最傩客路是长安。

齑盐雪糁充瓶立,蔗藕霜消饱膈酸。

四海论交头尽白,至今胆落醴交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