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择民

雾缠晓色风冷冷,沧波漾縠旌旗明。

画船叠鼓不可挽,一城攘攘心为倾。

城中老人为余语,我公道来能几许。

朝家借不恤吾人,以我公归欲焉处。

惟公立德清而通,惟公御下严而容。

文章光彩莹万古,二十八宿罗心胸。

高标不受俗尘涴,唾手功名犹坎轲。

恩深谩结千里愁,见晚端闻九重贺。

官僚有士辕下驹,感激剪拂铭肌肤。

瑶池一夕看奔逸,惆怅未易追亨途。

云龙风虎倏际会,回首可须论治最。

要将椽笔压西清,不负声名燕许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廖刚所作,名为《送毛择民》。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雾缠晓色风冷冷”描绘了一幅清晨薄雾缭绕、微风轻拂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沧波漾縠旌旗明”则通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鲜明的旗帜,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辉煌。

“画船叠鼓不可挽,一城攘攘心为倾”两句,通过描绘船只在鼓声中前行,以及城市中人群熙熙攘攘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身在繁华之中,但内心却可能感到孤独或不安。

“城中老人为余语,我公道来能几许”两句,通过城中老人的话语,引出了对友人品德与能力的赞美。这里提到的“我公”即指友人,诗人通过老人之口,赞扬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接下来,“朝家借不恤吾人,以我公归欲焉处”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离开后,朝廷对百姓的关心不足,以及对友人归去后的担忧。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惟公立德清而通,惟公御下严而容”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品德与治理能力。诗人认为友人不仅道德高尚,而且在管理下属时既严格又宽容,是一位难得的领导者。

“文章光彩莹万古,二十八宿罗心胸”两句,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和博大的胸怀,将友人的作品比作璀璨的星辰,寓意其影响深远。

“高标不受俗尘涴,唾手功名犹坎轲”两句,表达了友人虽志向高远,但面对世俗的诱惑和功名的追求,仍能保持自我,不被外界所动摇。

“恩深谩结千里愁,见晚端闻九重贺”两句,可能是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诗人希望友人在远方也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祝福。

最后,“官僚有士辕下驹,感激剪拂铭肌肤”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友人对身边官员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瑶池一夕看奔逸,惆怅未易追亨途”两句,可能是在想象友人离开后,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憧憬。

“云龙风虎倏际会,回首可须论治最”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与机遇相遇的期待,以及对友人治理才能的高度评价。

“要将椽笔压西清,不负声名燕许大”两句,最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友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政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负其名声与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德、才华、离别之情以及未来展望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元衷见寄

鸡争本绪粒,决斗玄瞥改。

鹰隼方饥飞,亦复一呼待。

谁能谢蝇头,眼不挂兼琲。

但觉轩冕荣,相高事风采。

而我果何为,潜游万人海。

穷阎卧袁安,朔雪落璀璀。

动死偿幸免,天公复何憝。

江湘渺清旷,雪景应好在。

因循成滞留,琐屑困俗猥。

岁晚误倚门,居然此心痗。

青云有胜友,勉我去鄙倍。

困怜涂中污,巾笥欲千载。

失身殉虚名,要等轲与亥。

归欤笋蕨乡,梦寐春山采。

形式: 古风

与姚令生日题宝云寺

年登五九百无成,谁与焚香祝寿龄。

浊酒一杯萧寺里,清风犹喜对华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寄赠清凉院医僧勤师

道勤三昧起膏肓,甘露醍醐散满堂。

况有星郎碧云句,坐令西域识清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双泉堂

叠翠倚峥嵘,森然众木荣。

两条寒玉迸,一槛暑风清。

幽意凭分泻,微澜更合成。

谁知阛阓里,扃户小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