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从秦地到蜀地的景色,以成都为背景,通过"芳树"和"春流"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时节。诗人望着蚕丛山,心中充满无尽的愁绪,听到铜梁阁外杜鹃的啼鸣,又见嘉陵江上漂泊的行人。道路漫长曲折,春光显得柔和而漫长,锦江的鱼儿和淮南的大雁都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远道萦纡"表达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春光婉娩"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一句"去时杨柳不胜雅,青青又满随河岸",以杨柳的青翠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以及时间无情地将离别之景带到眼前,寓意着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出清代文人王士禛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