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质庵》是明代符锡所作,通过对“质庵”这一独特空间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修身养性、回归淳朴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若个藏修地,弥文尽返淳”,开篇即点明了“质庵”作为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这里充满了返璞归真的气息,强调了在繁杂世事中寻得一片宁静与纯粹的重要性。
接着,“未妨违俗尚,稍喜出风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违背世俗风尚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摆脱尘世纷扰的喜悦之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奉引瞻天仗,班行肃缙绅”描绘了在“质庵”中,诗人以恭敬的姿态仰望天子的仪仗,与同僚们庄重地排列成行,体现了对权威的尊重和对礼仪的遵循,同时也暗示了在理想境界中,个人与社会秩序的和谐共存。
最后,“卫贤如可起,此道竟谁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复兴古代贤哲之道的渴望,以及对于如何将这些道德理念传播给后人的深思。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