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

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

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

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跨越海洋的大桥是由石头堆砌而成,清晨的微风吹过,仿佛带着瑶台琼阁的仙气。
它雄伟如建业虎城般威武,气势如同常山蛇阵横亘天际。
脚下是时常翻腾的波涛,远望中夜晚的岛屿清晰可见。
人们在此往来,歌颂着便利与恩惠,还有谁能像长卿那样在桥上题诗留名呢?

注释

飞梁:高架桥梁。
瑶琼:美玉,比喻仙境。
建业虎城:古代南京的别称,以其坚固而闻名。
常山蛇陈:常山指恒山,古人以蛇阵形容军队排列。
烟屿:雾中的岛屿。
遗爱:遗留的恩惠或美好的情感。
长卿: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字,此处借指留下佳作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建筑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洛阳桥的宏大与壮观。开篇“跨海飞梁叠石成”表明了桥梁横跨水面,气势非凡;“晓风十里度瑶琼”则是描绘早晨的微风中,桥体如同美玉般纯洁和光彩夺目。紧接着,“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通过与历史上著名的建筑比拟,以及以猛虎、游龙为喻,强调了洛阳桥的威武和动感。

诗中的“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则是从听觉和视觉角度进一步刻画桥下水流和远处景色的情境,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尾联“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表明这座桥不仅便于行人通行,更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诗人提到“长卿”时,是在向古代著名辞赋家宋玉致敬,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传统文学的尊崇和继承。

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辽阔,不仅描绘了洛阳桥的雄伟,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一种颂歌。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独坐

独坐高堂上,游观思无极。

重门虽昼关,远岫如不隔。

长林叶布阴,浅涧流波激。

欣欣物态荣,淑气生原隰。

幽禽感时鸣,绕树飞还集。

常恐逐惊飙,无阶恋俦匹。

兴怀念良游,岁月更相及。

佳人独弃余,何以慰岑寂。

褰裳迷所向,望远时伫立。

心知徒百忧,沈思不能释。

形式: 古风

省拱辰山

豺狼已烟销,言归省先茔。

岂无消息至,怵惕意自惊。

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径。

神物阴有护,凶威肃其狞。

敬瞻垄阙云,堕泪眶睫盈。

如承慈穆颜,如闻謦咳声。

道馀孤风存,泽本遗爱成。

昔我罹祸苦,结庐傍佳城。

哀慕宁有极,忽忽时序更。

惭愧旧巢鸟,常绕松柏鸣。

形式: 古风

秋怀

哲人叹逝川,志士悲廪秋。

流光不暂停,忽忽岁欲周。

凉飙袭迥野,飞霜皓盈畴。

华林失鲜辉,奔溪杀湍流。

万化傥日徂,吾生难独留。

而我苦不乐,彷徨复何求。

世途多轨辙,今行非昔谋。

徒遵耿耿意,龃龉固莫投。

时乎不再来,岂余敢怀尤。

王道炳日星,历聘疲轲丘。

归欤既改旆,浩然亦回辀。

寂寞宁子歌,栖迟长卿游。

客嘲徒自解,天问终不酬。

长揖未免烹,说难竟遭囚。

行藏或大谬,圣贤共悠悠。

含思疚愤积,念往川途脩。

煌煌青春姿,蹉跎恐兹由。

谅非宏达观,那能齐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种菜

傍舍植桑蔬,携锄理荒秽。

桔槔勤俯仰,一雨功百倍。

朝来绿映土,新叶摇肺肺。

牛羊勿践履,食肉屠尔辈。

形式: 古风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