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太平宫小诗呈赵季茂

圣治峰前松桧寒,旧游从此解归鞍。

著身泉石无心客,主掌云山正额官。

老去隐居居紫府,新来杂压压黄冠。

门东曾有刘仙洞,剥藓携筇试扣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圣治峰前松桧散发凉意,旧时游玩之地如今要卸下马鞍离去。
我投身于山水之间,无心世俗之事,作为这里的云山之主,尽享清闲。
年岁渐长,我选择隐居在紫色的仙境中,新近又戴上黄色的道冠,过着道士的生活。
家门东边曾有个刘仙洞,我打算剥去苔藓,手持竹杖,去探望一下。

注释

圣治峰:指代一个神圣治理的地方,可能是皇帝或贤人的象征。
松桧:松树和桧树,常用于形容环境清幽。
解归鞍:卸下马鞍,暗示离开或结束旅程。
著身:投身,投入。
无心客:无欲无求的隐士。
主掌:主宰,管理。
正额官:正直的官员,也可能指自然界的主宰。
紫府: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仙境,也喻指隐居之处。
黄冠:道士的帽子,象征出世生活。
刘仙洞:可能是一个传说中的仙人洞穴,引申为神秘或向往之地。
剥藓:去除苔藓,表示亲自探索。
筇:竹杖,古人常用以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岳珂在圣治峰前游览的情景,感受到松桧带来的清凉气息,勾起了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他决定卸下旅途疲惫,投身于自然之中,做一个无心于世俗的隐士。诗人自比为掌管云山的官员,寓言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超然的地位。他提到自己即将隐居在如仙境般的紫府,而新近的帽子似乎也暗示着身份的转变,可能是指道士的服饰。最后,诗人回忆起门东的刘仙洞,意欲亲自前去探寻,剥开苔藓,手持竹杖轻扣洞门,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友赵季茂的亲切问候。整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思贤堂

杰宇翚联接孔墙,盛朝人物仰堂堂。

凭熊曾识棠阴芾,睎骥何堪秕政扬。

配祀有人存折槛,奉祠无路愧题梁。

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其三)

虚栏四面挹湖光,最爱薰风六月凉。

万朵芙蕖红影闹,两行杨柳绿丝长。

铺陈雪月晶明态,商略阴晴浓淡妆。

四序清游总如此,春波何事独名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其二)

炎暑今年特地奇,不妨湖上访清漪。

长堤步屧谁堪拟,高阁凭阑我总宜。

唤客黄鹂穿柳度,猜人白鸟映荷窥。

衰翁病骨难禁热,且倩西风自在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其一)

平生到处西湖长,眼底波光日日新。

图在辋川非旧隐,梦回笠泽是前身。

一江细雨攲青菊,万里雄风起白蘋。

独立苍茫动归兴,钓矶须理未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