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德山遍访岩壑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刻感悟。首句“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透露出诗人虽在闲暇之余游历,但内心却充满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接下来的“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日落时分,霞光映照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红艳;而山间水汽氤氲,使得整个山体仿佛被一层翠绿的薄雾所覆盖,色彩对比鲜明,景象瑰丽。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则描述了诗人深入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径,仔细观察岩石表面的纹理与颜色,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最后两句“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刻印象,似乎这些景象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即使暂时离开,那份记忆也依然鲜活如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