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峤

参差茅屋带村烟,驿路崎岖石岸边。

风物尽成三谷景,溪山分断七闽天。

夜猿乘月悲霜树,秋石和云泻涧泉。

谢守来游几千载,何人能为续佳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猿岭之上的凄美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茅屋与村落、崎岖的驿路、溪流与山峦、夜猿与霜树、秋石与云雾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联“参差茅屋带村烟,驿路崎岖石岸边”描绘了村落与道路的景象,参差不齐的茅屋在轻烟中若隐若现,蜿蜒的驿路沿着石岸曲折延伸,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乡村风貌。

颔联“风物尽成三谷景,溪山分断七闽天”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眼前的景致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三谷的风光所包容,而溪流与山峦又将视线引向遥远的七闽之地,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

颈联“夜猿乘月悲霜树,秋石和云泻涧泉”则通过夜猿的悲鸣与霜树的凄凉,以及秋石与云雾中的瀑布,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进一步深化,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态与情感,让人感受到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孤寂。

尾联“谢守来游几千载,何人能为续佳篇”以历史人物谢守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并提出疑问,即在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之后,又有谁能为这样的美景写下同样优美的篇章呢?这一问,既是对前人作品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创作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

傅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山寺

隐隐晴空露翠微,也知深处有禅扉。

几回待入烟霞去,只恐烟霞不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且止堂

无心终日看云飞,空幻犹如鸟迹遗。

欲问堂中常住相,黄花翠竹已多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灵岩寺(其一)

丹崖翠壑一重重,香火因缘古寺钟。

若有金龙随玉简,武夷溪上幔亭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灵岩寺(其二)

一麾邂逅得东秦,忆别家山六度春。

何意眼看毛竹洞,主人仍是故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