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喜雪

冻雨吹花六出成,高楼一见瓦□□。

已惊密势昏群岫,更想馀霖及列城。

照水□□生秀气,跳枝喜鹊弄和声。

曾陪舞蹈丰年□,□拥温貂梦帝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冻雨落下,花瓣六角纷飞,高楼上望去,瓦片上积满了雪花。
已经让人惊讶于密集的雨势使山峦变得昏暗,更期待它能洒向更多的城市带来甘霖。
倒映在水中的雪花增添了清新的气息,喜鹊在树枝间欢快地鸣叫,和谐共鸣。
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丰收景象,那时身披温暖的貂皮,梦想着在京都的皇宫中。

注释

冻雨:寒冷的雨水。
六出:形容雪花呈六角形。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瓦□□: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形容雪覆盖瓦片的状态。
密势:密集的雨势。
昏群岫:使群山变得昏暗。
列城:多个城市。
照水:映照在水面。
秀气:清秀之气。
跳枝:跳跃在树枝上。
喜鹊:一种鸟,叫声常被视为吉祥。
和声:和谐的声音。
丰年:丰收的年景。
温貂:温暖的貂皮衣物。
梦帝京:梦想着在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降雪的景象,诗人韩维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雪的美丽和带来的喜悦。首句"冻雨吹花六出成",形象地写出雨滴冻结为雪花纷飞的场景,"六出"形容雪花的形状。接着,诗人通过"高楼一见瓦□□"暗示雪覆盖屋顶的情景,空白处可能暗示着积雪的厚重。

"已惊密势昏群岫",写出了大雪覆盖山峦,视线被遮蔽的壮观景象,"密势"和"昏群岫"都表现出雪的密集和浓重。下一句"更想馀霖及列城",进一步想象这场雪将惠及更多城市,带来润泽。

"照水□□生秀气",描述雪光映照水面,增添了一种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气息,"秀气"二字寓含了雪的洁净与雅致。"跳枝喜鹊弄和声"则借喜鹊在雪中跳跃鸣叫,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最后两句"曾陪舞蹈丰年□,□拥温貂梦帝京",诗人回忆起过去丰收年景中雪带来的欢乐,以及在温暖的貂皮衣裳下做着京城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雪的喜爱之情。此处的两个空白可能是为了押韵或表达某种意境,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自行想象。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的咏雪诗。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有怀黎君

霜风动脩竹,寒月照广庭。

此夕南堂客,得无羁旅情。

束书万里外,徒步游上京。

岂惮行役劳,所期功与名。

高文日以丽,经义素所明。

顾我顽钝姿,无以延英声。

衔哀谢时好,守拙伏茅衡。

伫君取高第,光华慰友生。

形式: 古风

夜泊湖上

春风淡无力,池色晚更静。

人归箫鼓歇,月出楼观迥。

惊鸥啄浮星,游鲤下明镜。

谁当拿画船,彻夕纵孤泳。

形式: 古风

奉同冲卿元日雪霁朝会称觞

汉家万国朝元正,帝呵风师洒其廷。

雨寒成花皆六出,一洗天地尘埃清。

高风半天捲云去,空色绀碧惟华星。

金乌东来照宫殿,瑞气著物皆光荣。

绣衣虎士扶脩旗,皂旄绛幅纷葳蕤。

洞开重门纳冠剑,肃肃环佩来东西。

乐悬未作舞在缀,雉扇稍映宫帘垂。

黄钟独奏君德盛,赫然天日当彤墀。

群臣拜舞千万寿,四方来王敢不祗。

愚闻圣人制礼意,上崇一尊临众卑。

等威殊绝防僭慢,非止矜丽誇雄为。

仰瞻仪物固自肃,又况烜赫铺德威。

小臣不及观放仗,趋出恍惚犹惊疑。

朝廷大体安敢识,赞咏盛节形诸诗。

形式: 古风

奉同原甫郓州乐郊

诗人歌乐郊,以政不以游。

太守名是地,岂非为民谋。

下车布条教,惠爱春风柔。

丹笔平枉讼,赭衣息奸偷。

政和岁亦丰,闾里舞且讴。

及我闲暇时,驾言此淹留。

杂花艳暄朝,翠竹鲜霜秋。

有台下观渔,有堂前抗侯。

觞斝既纷错,管鼓亦喧啾。

都人从公来,小大毕休休。

施设苟异此,且为民所仇。

台高池益深,不若墟与丘。

贤而后能乐,轲言良有由。

聊书太守意,庶几来者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